互聯網開放平臺保護第三方開發者的產品
“移動社交游戲是微信商業化最大的突破點,在未來我們會和所有的合作伙伴在這個平臺上有更多的合作”——這是今年5月,馬化騰在GMIC 2013上對生態圈的示好。
“騰訊今年要為第三方帶來30億元的分成……無論是微信、手機QQ,還是Qzone,以及手機管家等移動服務,將來都將會開放”——這是兩個月后,劉熾平在騰訊開放大會上為開發者們畫出的大餅。
可你會發現,在騰訊在移動QQ和微信兩個平臺上推出“天天連萌”,正式試水商業化之后,就再也沒有大聲談過任何有關“開放”的話題了。只要看看iOS中國區的榜單,我們就不難理解騰訊突然“失憶”的原因——在收入榜上,有“天天愛消除”、“節奏大師”和“天天跑酷”這3款出自騰訊的游戲排在前10的位置,“天天跑酷”更是在上線之后,迅速將霸占收入榜榜首數月之久的“我叫MT Online”擠下了王座,也剛剛成為了中國第一個月收入突破1億元的國產游戲。
正式推出4款游戲,有3款取得如此驕人的戰績(最近騰訊推出了第5款游戲“歡樂斗地主”,但因為其剛上線,所以還沒有完備的數據,不計入本文分析范圍),騰訊多平臺、海量關系鏈和強渠道的能力可見一斑。它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騰訊對“開放”這件事馬上就不那么上心了。聲稱“開放”更多是在試水前為不確定的未來留有余地,而如今,既然如此輕松的就能把大筆的揣如懷中,自己也有足夠的開發能力,騰訊何必要將錢分給別人呢?
當然,并不是說騰訊完全不留余地,只是說騰訊對第三方游戲開發者的態度越來越苛刻了。
幾天前,一個國內知名游戲開發團隊的創始人,大吐苦水:“在我們某款游戲最火的時候,騰訊找我們談過合作,但條件極為苛刻——分成比例不盡人意就算了,還在要求只能他們獨家代理的條件下不支付簽約金,也沒有承諾用戶數,這完全是不符合行規的,所以我沒有答應與他們合作。”畢竟只是雙方在價碼上存在分歧,但他真正憤怒的是:本著合作的態度,他向騰訊提供了不少數據,而現在,騰訊馬上就要推出一款與他們極其相似的游戲,并且開始在他們游戲的玩家QQ群里以50Q幣的獎勵額度向玩家做推廣調查。過去讓廣大創業團隊和開發者頗為忌憚和熟悉的一幕,又上演了。
我們有過對騰訊開放政策透明度的質疑,但騰訊完全有決定是否開放的自由,無論什么樣的條款,怎樣的分成比例,只要做到公開透明就可以,可是一旦與第三方無法合作,騰訊就會迅速復制同類型的產品,并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來覆滅開發者,這等于回到了2010年3Q大戰前的老路上。不少毫無招架之力的游戲開發者只能選擇苛刻的條款以求得生存——記得在騰訊代理頁游時代初期,騰訊采用了與開發者9:1的分成比例,它造成的影響是,被騰訊壓榨的CP們只好拼命榨干游戲玩家來保證收益,這使得頁游行業迅速下滑。
雖然比較晚,但在近兩年,騰訊做出了一些讓步,這讓不少創業者以為騰訊會就此松手,可如今看來,在移動互聯網的游戲領域,一旦騰訊嘗到甜頭,它便故態復萌。就像10月初騰訊總裁劉熾平在斯坦福大學被問及騰訊在移動上的收入增長點是什么,劉熾平繞了一大圈,最后仍回到了游戲上來——足見即便舉著開放的大旗,騰訊不能、也不愿意放棄自研游戲的牛。與之相比,雖然LINE和Kakao Talk在開放政策上也受到了外界的質疑,但無論如何,它們都沒去復制第三方開發者的產品。因為他們明白,生態圈的崩潰對自己的長久發展,是沒有任何好處的。用一位創業者的話說:“原本可以賺10年錢的產業,如今只能賺3年的錢了。”
標簽:
上一篇:歡樂多平臺游戲集合版即將上線
下一篇:歡樂對戰牛牛做贏家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