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喜歡麻將的原因分析-快樂棋牌游戲
中國人喜歡打麻將這是不爭的事實,可是為什么這么多中國人單單喜歡打麻將呢?而且最出名的是四川血戰到底,可以看到在水里,在公交車上,在茶館里的人!幾乎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打麻將!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有人給我們分析了,一起來看看是不是這個理! 麻將就是渾身透著“平等”的民主氣息。麻將牌和撲克牌的差異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麻將牌的每一張牌都具有相同的價值,這張牌和那張牌的關系沒有隸屬、大小、尊卑、好壞之分,一萬和九萬沒有大小關系,東風與北風出牌時不必有先后順序,任何一張牌都可能充當呼風喚雨、頂天立地的角色;任何一張牌都可能是最糟糕、最討人厭的東西,問題是這張牌出現在哪里,出現在什么時候,牌只有在過程中才會體現出它的獨特價值來,而且這種價值都是短暫的,很快又會被淹沒。一張決定生死的牌頃刻間會身價百倍,頃刻間又還其本來面孔,重回蕓蕓眾生之中。撲克牌就不一樣,王永遠是王,永遠存在著天生決定的不平等的秩序。 再說自由,麻將有多種多樣的打法,有京式、廣式的、川式的、滬式的、港式的,甚至一個村內也可以有幾種截然不同的打法,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制定規則,每一次都可以有新的規則,而不必千篇一律地局限在一種固定不變的、單一的格局和程式中。 當然,每個玩家一旦進入過程之中,就必須遵循約定俗成的法規進行操作。每個玩家又有著廣闊的操作自由,他不必按照上家或下家的指令或既定的程序出牌,他甚至可以隨時改變自己的操作程序,甚至為了控制別人和牌干脆無程序,有時為了讓別人和牌而主動“點炮”,他可以興之所至、感覺行事,也可以做細致嚴密的分析,察言觀色打理性麻將,他可以要“清一色”,也可以“門前清”,也可以“推倒胡”,如果沒有經濟利益制約的話,麻將操作者的心態是相當健康而自在的。 還有未知。麻將歷經千百年而經久不衰,令中國的很多種藝術性、非藝術性消遣方式嫉妒,昆曲、京劇衰勢已明,雖有所振興,但恐怕仍是一種博物館藝術。斗雞、斗蟋蟀、養魚、養鳥、種花雖然廣為尋常百姓接受,但不是太費時、費事,就是太靜、太寂寞,終不如麻將簡單容易、熱鬧刺激。麻將引人之處,還在于它的未知。每個玩家手中擁有13張,4人共有52張,只占全部牌的三分之一,而另外的三分之二只是未知,它們對于每個玩家都是禍福不定的因素,雖然隨著過程的進行未知的因素逐漸減少,但即使已經有人和牌,在那堆未公開的牌中仍隱藏著無數的秘密,總是有人急切翻閱這些秘密,以判斷自己的命運如何,或嘆息,或悔恨,或釋然。。。 再有就是 于未知能激起人們探究的興趣,故這種探究也就構成摸牌、出牌、吃牌、碰牌的自然流動,每個人都希望每次摸到有用的牌,但時間的流動往往造成幾家歡樂幾家愁,轉眼間河東變河西,直至終局。一旦誰和牌,這種流動便終止,新的一輪便又開始了。在流動中,每個興衰榮枯、成敗勝負都會發生變化,沒有常勝的將軍,沒有永遠的俘虜。人們愛打麻將與其說消磨時間,還不如說讓人們直接感受時間的流動,直接目睹人生的過程,中國人愛打麻將,可能是因為生活太沉悶、太固定、太停滯了,所以讓另一種流動來滿足內心的波瀾。 開頭說的麻將牌的自身價值的平等,這是就客體而言。其實如果就哲學范疇而言,所有的客體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平等的,只是主體的差異才造成了事情的變化。除了因對麻將規則生疏與熟練造成的不平等外,任何麻將操作者的主體,都不會感到自身智力的不發達或不健全影響自己的勝負。事實上,無論你起手摸的什么樣的牌,你都可能有和的機會,即使你摸的最糟糕的牌,既不連也不靠,除了可以打“大亂”(“十三不靠”)以外,你還可以打“全求人”,成功沒有定式、不看出身。這就不像其他的游戲競技活動有穩操勝券者。整體而言,圍棋智力強者可以不敗;局部而言,打撲克握了一把好牌隨便怎么打,也可以得上游、拿高分,在麻將面前,運氣遠遠勝過智力,文盲與博士在打麻將時,誰也沒有優勢可言。其實,人進入麻將,不但消解智力結構和文化結構,連階級、出身、性別、年齡、方言、制度、宗教等一系列意識形態與非意識形態;遺傳與非遺傳的種種不平等;頓時消失全不存在,可謂“大同世界”。因此,我認為在麻將操作中起決定作用的,不是智力,也不是運氣,而是身體,因為幾圈麻將下來至少要幾個小時,倘若身體不好,到時腦子缺氧了,糊涂了,就會失去平等競爭的機會。 快樂棋牌游戲中心開發的二人打麻將,受到玩家追捧!不僅支持客戶端版,還有網頁版,手機版!更重要的是快樂擁有所有合法資質,安全可靠,是您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各種實用小家電,給您的生活增加小驚喜!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