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2011版』
【游戲簡介】
中國象棋是中國一種流傳十分廣泛的游戲。下棋雙方根據自己對棋局形式的理解和對棋藝規律的掌握,調動車馬,組織兵力,協調作戰在棋盤--這塊特定的戰場上進行著象征性的軍事戰斗。
【游戲界面】
【規則介紹】
1、游戲人數
2人
2、游戲池
兩人在同一游戲池內進行回合制游戲
3、游戲模式
參與游戲的2人使用象棋棋子進行對抗
4、基本規則
參與游戲的2人操縱各自的棋子,棋子按照固定走棋規則輪流走棋,以“將死”對方判斷勝負。
5、名詞解釋
棋盤
棋子活動的場所,叫做 " 棋盤 " ,在長方形的平面上,繪有九條平行的豎線和十條平行的橫線相交組成,共九十個交叉點,棋子就擺在這些交叉點上。中間第五、第六兩橫線之間未畫豎線的空白地帶,稱為 " 河界 " ,整個棋盤就以 " 河界 " 分為相等的兩部分;兩方將帥坐鎮、畫有 " 米 " 字方格的地方,叫做 " 九宮 " 。
棋子
象棋的棋子共三十二個,分為紅黑兩組,各十六個,由對弈雙方各執一組,各分為七種:
紅方:帥 (1) 、仕 (2) 、相 (2) 、車 (2) 、馬 (2) 、炮 (2) 、兵 (5)
黑方:將 (1) 、士 (2) 、象 (2) 、車 (2) 、馬 (2) 、炮 (2) 、卒 (5)
其中帥與將、仕與士、相與象、兵與卒的作用完全相同,僅僅是為了區分紅棋和黑棋。
6、游戲規則
(1)各棋子的走法說明
帥(將)
移動范圍:只能在"九宮"內移動。
移動規則:帥和將是棋中的首腦,是雙方竭力爭奪的目標。它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動只能按豎線或橫線走動一格。帥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否則走方判負。
仕(士)
移動范圍:只能在"九宮"內移動。
移動規則:仕(士)是帥(將)的貼身保鏢,它的行棋路徑只能是九宮內的斜線。
相(象)
移動范圍:河界的一側。
移動規則: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護自己的帥(將)。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對角線走兩格,俗稱"象走田"。相(象)的活動范圍限于"河界"以內的本方陣地,不能過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個棋子,就不能走,俗稱"塞象眼"。
馬
移動范圍:任何位置
移動規則: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后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俗稱"馬走日"。馬一次可走的選擇點可以達到四周的八個點,故有"八面威風"之說。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別的棋子擋住,馬就無法走過去,俗稱"蹩馬腿"。
車
移動范圍:任何位置
移動規則:車在象棋中威力最大,無論橫線、豎線均可行走,只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制。因此,一車可以控制十七個點,故有"一車十子寒"之稱。
炮
移動范圍:任何位置
移動規則:移動起來和車很相似,在不吃子的時候,走動與車完全相同。但它必須跳過一個棋子來吃掉對方的一個棋子。
兵(卒)
移動范圍:任何位置
移動規則:在未過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過河以后,除不能后退外,允許左右移動,但也只能一次一步。
(2)吃子
任何棋子按照行棋規則走動時,如果目標位置上有對方的棋子,就可以把對方的棋子拿出棋盤,再換上自己的棋子即為"吃子"。
(3)將
將是一方在下一步棋要去吃對方將(帥)時的稱謂
(4)逃跑
玩家在游戲中離開視為逃跑
有玩家逃跑時,扣除逃跑懲罰分,當前游戲結束
7、勝負判定
帥(將)被對方棋子將死;
玩家認輸;
超時;
逃跑
【游戲等級判定】
序列 | 等級 | 積分 | 序列 | 等級 | 積分 |
1 | 新手 | <100 | 11 | 九級大師 | 1001-1100 |
2 | 九級棋士 | 101-200 | 12 | 八級大師 | 1101-1200 |
3 | 八級棋士 | 201-300 | 13 | 七級大師 | 1201-1300 |
4 | 七級棋士 | 301-400 | 14 | 六級大師 | 1301-1400 |
5 | 六級棋士 | 401-500 | 15 | 五級大師 | 1401-1500 |
6 | 五級棋士 | 501-600 | 16 | 四級大師 | 1501-1600 |
7 | 四級棋士 | 601-700 | 17 | 三級大師 | 1601-1700 |
8 | 三級棋士 | 701-800 | 18 | 二級大師 | 1701-1800 |
9 | 二級棋士 | 801-900 | 19 | 一級大師 | 1801-1900 |
10 | 一級棋士 | 901-1000 | 20 | 國家大師 | >1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