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麻將
時間:2014-05-25 09:17:57來源:zyn欄目:麻將技巧 閱讀:
目錄
1準備
首先確定所有的器材都已經準備好,四名準備參加的玩家都已到齊。決定座位
先要決定四名玩家要分別坐在桌子的哪個方向。非正式的場合可以直接隨便坐下,但是在比較正式的場合中,通常會用如下的方式來決定座位。首先取出東、南、西、北四張風牌各一張,將它們蓋住(即正面朝下放在桌上),適當攪混之后四人各抽一張,抽到的牌就決定玩家的方位(中國麻將稱為“抓位”)。抽到東風的人先隨便坐下,然后從他開始,沿著逆時針方向依序是抽到南風、西風和北風的玩家(自然方位中,東南西北的方位是按順時針方向排列的,但麻將中是逆時針,此處要注意)。也有的是先隨便指出一張位子留給抽到東風的人,沿逆時針依次將位子留給抽到南風、西風和北風的玩家,然后四人進行抽牌,最后根據抽到的牌對號入座。其他也有利用牌結合骰子來決定座位的較復雜方法,不過用牌來抽是最普遍的。整理好道具
首先確定整副牌沒有錯誤。如果在牌局進行中或結束時發現牌有錯誤(例如牌的總數不對,或者某種牌出現了五張或更多),而且沒有明顯的作弊現象,原則上應視此局為無效。將所有牌都蓋好放在桌上,然后分配點棒,起始的時候每個玩家都會分配到一樣的點數,稱為“持有點”(持ち點)或“配給原點”,最普遍的是25000點,那樣是萬點一支、五千點一支、千點九支、百點十支(也有的是萬點一支、五千點兩支、千點四支、百點十支)。視規則版本不同,持有點可能會有所增減,就要改變點棒配置的數目(一般改變千點點棒的數目,數額較大時也可以改變其它點棒的數目)。分配好的點棒放在每個人面前的抽屜里或旁邊的方盤中。決定起家
在每一局的麻將游戲當中,四個玩家當中都會有一個人當莊家(日本稱為“親家”),而其他三人則為閑家(日本稱為“子家”)。在一整場麻將游戲當中第一個當莊家的人被稱為起家。首先要通過擲骰子來決定誰當起家。對于每個玩家來說,坐在他左邊的玩家稱為他的“上家”,坐在右邊的玩家稱為“下家”,而坐在對桌的玩家稱為“對家”或“對面”。自己稱為“自家”,而其他三人合稱為“他家”。骰子擲出的點數,是從自家開始,沿逆時針的方向計算以決定是誰。例如骰子擲出最小的兩點(兩顆骰子不可能擲出一點),那么從自家開始算就會得到下家。如果擲出七點,一路數下去就會得到對家,依次類推??梢杂涀〗Y論:5、9為自家,2、6、10為下家,3、7、11為對家,4、8、12為上家。接下來就是決定起家。比較正式的是擲兩次骰子的方式:在決定座位的時候,抽到東風的玩家先擲一次骰子以決定第二個擲骰子的人是誰。例如他擲出三點,那就是代表他的對家,于是骰子就交給抽到西風的人。這個人再擲第二次骰子,例如擲出六點,那么起家就是他的下家,即抽到北風的人。非正式的場合,也可以采用只擲一次骰子決定的方式,也就是抽到東風的玩家只擲一次骰子,決定出來的人直接當起家。甚至有少數地方讓抽到東風的人直接當起家,不再擲骰子決定。決定好起家之后,將起家標示調整為“東”,代表是東場(南場、西場、北場與此類似),并且放在起家的右手邊。半莊南場
整場麻將游戲的第一局稱為“東一局”,東一局結束(需要莊家下莊才能算東一局結束,如果莊家連莊則東一局不結束,其它局也一樣)之后變成“東二局”、“東三局”一直到“東四局”,這四局合稱為“東場”。東場結束之后叫做“南場”(起家需要將標示調整為“南”),局的名稱就分別是“南一局”、“南二局”、“南三局”跟“南四局”。最普遍的玩法就是打完東場和南場共八局,稱為“半莊戰”(又叫東南戰)。半莊就是在通常的狀況下整場游戲的長度。其次常見的兩種玩法是只打東場的“東風戰”,以及打完東場和南場之后繼續打西場和北場的“全莊戰”。當下游戲所進行的場之名稱就是所謂的“場風”,例如在東場的時候場風就是東風,依次類推。日本麻將采用輪莊制,莊家下莊后,將骰子轉交至他的下家,由他的下家做下一局的莊家。中國麻將中,有些地方是本局的和牌者做下一局的莊家,而日本麻將不是這樣,例如:莊家的對家或上家和牌,則莊家要將骰子交給他的下家,而不是這名和牌的對家或上家。開始
在每一局當中,莊家稱為東家,然后沿著逆時針的座位順序分別稱為南家、西家和北家。隨著莊家輪流當,每個玩家也會歷經不同的身份,并非從頭到尾都是東家或南家,這點初學者應注意。每一局開始之前都要做幾個固定的動作:1.洗牌將桌上的牌全部集中到牌桌中央(框邊的那些牌也要推到中間來),盡量將所有的牌都蓋住,然后四個玩家一起用手把所有的牌盡量攪和,使牌的位置變得不可預測。2.堆牌(砌牌)將牌洗好之后,就要開始堆牌。每個玩家都要負責堆一條“山”出來,所謂的“山”是由上下兩層各17張牌并排所成的長條。每兩張上下疊的牌起稱為一個“幢”。一個山由17幢所構成。四個人都把牌堆好之后,分別將面前的山往前推攏,構成一個四方狀的牌堆。方形中間的區域稱為“河”。3.配牌配牌就是讓各位玩家先拿到剛開始會有的13張牌。部分規則中,在這個階段會直接給莊家14張,理由是反正莊家都要第一個摸牌,因此干脆在配牌的時候就先多給他一張,這樣待會他只要打一張出來就等于開始牌局,不用再摸牌了。配牌的時候同樣要擲骰子決定要從哪里開始取牌。此時莊家拿起骰子往“河”丟去,擲出的點數關系跟剛才提到決定起家的關系是一樣的,擲出的點數同時也表示要從山的哪里開始拿牌。例如擲出八點,那就表示要從莊家上家(即北家)的山以順時針方向(特別注意,拿牌的方向是順時針,這跟玩家進行的順序是逆時針剛好相反)跳過八幢牌,并從第九幢開始取牌。此時,東家(也就是莊家)會從第八第九幢中間的位置把山給拉開,然后先抓走兩幢牌(4張),然后依序輪到南家抓走接下來的兩幢牌,然后是西家、北家、東家、南家……依此類推,每次每個人都抓走兩幢的牌。抓了三輪之后,每個人手上都會有12張牌,接下來從東家開始每個人各再拿一張牌;此時拿牌的方式與牌局正式開始后摸牌的方式都一樣,是先拿一幢的上層牌,然后下一個人拿走同一幢的下層,再下一個人拿走下一幢的上層,依次類推,總之順序是先從上到下,然后再沿著山按照順時針方向進行。四人都拿到13張牌時,配牌完成。4.王牌配牌后要排出王牌并開出寶牌指示牌。從拉開山的位置倒過來的七幢牌(14張)稱為王牌,這些牌在通常的情況下是不會動到的,除非有人杠牌。有的時候會把這七幢特別拉出來以明顯界定(不過這并非必要)。牌桌上剩下的牌除了王牌以外的通稱為山牌。還要翻開王牌的倒數第三幢之上層牌(本文中以靠近山牌一端作為王牌的第一幢,不要將方向弄反),該牌稱為寶牌指示牌。王牌的最后兩幢(離山牌最遠的兩幢)稱為嶺上牌。如果有人杠牌,則每次杠牌時,杠牌者可以抓走一張嶺上牌。然而王牌必須保持14張,因此每次杠牌后,需要補充一張牌到王牌,這就要將山牌的最后一張牌(通常稱為海底牌)移入王牌之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山牌的最后一幢有兩張牌,則要移動那一幢的下層牌,而不是上層牌。當下層牌被移入王牌后,將上層牌放到下層即可(上層牌總不至于懸空吧)。如果山牌的最后一幢只有一張牌(另一張在此之前已經移入王牌),則只需將最后的這張牌移入王牌即可。剛剛移入王牌的這張牌要放置到靠近山牌的一端。如果沒有將王牌拉出,那就要注意在只剩下14張牌(即只剩下王牌)時停止摸牌。另外,在只剩下14張(即只剩下王牌)時,所有人禁止吃、碰、杠(關于吃、碰、杠,將在“相關用語”部分介紹)。5.收骰在牌局開始之前的最后一個手續是收骰,就是把剛才丟出去的骰子拿回來放在莊家的右手邊。骰子標示出誰是莊家。莊家從山牌中抓走一張牌(摸牌),牌局正式開始。對于莊家配牌取14張的情況,其實就是把收骰后莊家摸一張牌的動作提前至配牌時進行。莊家在配牌時拿完三輪之后會直接拿走兩張牌,這兩張牌的中間跳過一幢,這個動作又叫跳牌(“ちゃおぱい”或“ちょんちょん”),這樣收骰后莊家不用再抓牌,直接開始牌局。2關于寶牌
配牌后,王牌倒數第三幢牌的上層牌翻開,這張牌稱為寶牌指示牌,它的下一張(類似于中國麻將中的“混兒”、“癩子”,但它并不能什么牌都可以代替)就是寶牌(ドラ,或稱為懸賞牌)。里寶牌(ウラドラ、裏、ウラ)、杠寶牌、杠里寶牌也遵從下一張規則。風牌按東、南、西、北的順序,三元牌按白、發、中的順序(要與中國麻將“中、發、白”的順序區分)。九萬的下一張為一萬,九餅的下一張為一餅,九條的下一張為一條,北的下一張為東,中的下一張為白。如寶牌指示牌為四餅,則寶牌為五餅;寶牌指示牌為九萬,則寶牌為一萬;寶牌指示牌為發,則寶牌為中。某些游戲中,寶牌就是指示牌本身而不是下一張,這是為了方便理解,正式打法不允許這樣。如果有杠牌(不用管是誰開的杠),則翻開已有指示牌旁邊逆時針方向的下一張(稱為杠寶牌指示牌),每杠一次翻一張。一般規則中,明杠是打出一張牌或再次杠牌時翻開杠寶牌指示牌,暗杠是杠牌時立刻翻開杠寶牌指示牌。寶牌指示牌的下層牌稱為里寶牌指示牌,翻開杠寶牌指示牌后,其下層牌稱為杠里寶牌指示牌,但只有立直并成功和牌的人可以使用。也有的規則中把部分牌涂成紅色(一般還會有個紅點),這類為紅寶牌(赤ドラ)(一般是五萬、五餅、五條),本身就算寶牌,與指示牌無關。寶牌的作用是增加翻數,每張寶牌計1翻(有多張則翻數可以累加),但所有形式的寶牌均不算在起和翻之內。如果有多張相同的指示牌,則相應的寶牌也會重復計算。例:指示牌和里指示牌都是四餅,和牌者有三張五餅,其中兩張為紅五餅,另一張為普通五餅,則寶牌的翻數為:寶牌3翻(三張五餅)、里寶牌3翻(相同指示牌重復計算)、紅寶牌2翻(兩張紅五餅),共8翻。寶牌需在規則中說明是否使用。許多競技麻將、教室麻將沒有杠寶牌、里寶牌、杠里寶牌、紅寶牌。3相關用語
前半段
1.配牌:開局前每人按順序分次先后摸得的13張底牌。2.順子:相同花色,相連的三張組成一組。例如:二三四餅。(注:順子不允許九與一相連,例如八九一萬、九一二條都不是順子。)3.刻子:三張相同的牌組成一組(被拆分則不算)。例如:三張九條。4.杠子:四張相同的牌組成一組(必須進行杠牌后才能算杠子),也可以算作刻子。例如:四張一萬。5.面子:包括順子、刻子、杠子。6.將牌:麻將頭,一對相同的牌(如果一對相同的牌被分在不同的組則不算),也叫“將”、“雀頭”。7.風牌:包括“東、南、西、北”四種牌。8.三元牌:包括“中、發、白”三種牌。9.字牌:包括所有的“風牌”與“三元牌”。10.老頭牌:包括“一萬、九萬、一餅、九餅、一條、九條”六種牌。11.幺九牌:包括所有的“老頭牌”與“字牌”(在中國有些地方,字牌不算幺九牌,但在日本麻將,字牌是算在幺九牌中的)。12.中張牌:包括二至八萬、二至八餅、二至八條(幺九牌之外所有的牌)。13.數牌:包括所有的萬子、餅子、條子(字牌之外所有的牌)。14.吃牌(チ-):獲取上家打出的牌湊順子(只允許對上家剛打出的牌進行),簡稱“吃”。吃牌前不能摸牌,吃牌時要將這副順子亮出,并將獲取到的牌橫放在另兩張的左側。吃牌后要打出一張牌。(注:只能獲取上家打出的牌,除非食和。如果想要吃牌,不要叫得太快,要先停一會兒,確定沒有人碰牌、大明杠、食和后再進行吃牌。)15.碰牌(ポン):獲取別人打出的牌湊刻子(只允許對別人剛打出的牌進行),簡稱“碰”,比吃牌優先。碰牌前不能摸牌,碰牌時要將這副刻子亮出。如果獲取的是上家的牌則橫放左側那張牌,如果獲取的是對家的牌則橫放中間那張牌,如果獲取的是下家的牌則橫放右側那張牌。碰牌后要打出一張牌。(注:如果想要碰牌,要在別人打出牌后迅速叫碰牌,不叫或叫得太慢均視為無效,除非不影響牌局進行。下面的大明杠、食和都是如此。)16.杠牌(カン):亮出杠子,簡稱“杠”。包括明杠、暗杠,明杠又分為大明杠、加杠。每次杠牌后,杠牌者摸入一張嶺上牌,然后根據情況打出一張牌,或者自摸和牌,或者再次杠牌(如果再次杠牌,就要再摸一張嶺上牌,然后根據情況進行下一個動作)。17.和牌:自己的牌滿足“一對將牌”加“四組面子”(也有些牌型不滿足這個條件卻仍然能和牌,這些牌型叫做“特殊牌型”,將在“翻數計算”部分中敘述)。如果場上有立直留下的千點點棒,則無論這些點棒是誰拿出的,全部歸和牌者(和牌者立直與否均可,關于“立直”將在后面敘述)。莊家和牌則連莊,否則下莊。18.聽牌:只缺少一張有效牌就可以和牌的狀態。缺少的牌即為所聽之牌。19.食和(ロン):自己聽牌后,別人打出所聽之牌(只允許對別人剛打出的牌進行),從而使自己和牌,在日本稱為“榮和”。食和不被視為吃牌、碰牌。比吃牌、碰牌、大明杠優先。(注:如果別人打出所聽之牌,自己沒有叫食和,而是叫了吃牌、碰牌或大明杠,則不能算食和。)后半段
20.點炮:也叫“放銃”、“放槍”,自己打出別人所聽之牌,從而使別人和牌。21.自摸(ツモ):自己聽牌后,自己摸到所聽之牌,從而使自己和牌。(注:如果自己摸到所聽之牌,卻沒有叫自摸,而是進行了杠牌或其它動作,則不能算自摸。)22.明刻:刻子的三張牌中有一張是從別人那里獲得(方式為碰牌或食和),另外明杠也算明刻。23.暗刻:刻子的三張牌全部為自己摸到(沒有獲取別人的牌湊刻子),另外暗杠也算暗刻。24.大明杠:自己手中有暗刻,然后獲取別人打出的牌湊杠子(只允許對別人剛打出的牌進行),比吃牌優先。大明杠前不能摸牌。如果獲取的是上家的牌則橫放最左側那張牌,如果獲取的是對家的牌則橫放中間兩張牌中的任意一張,如果獲取的是下家的牌則橫放最右側那張牌(部分游戲中,大明杠的擺法類似于加杠)。25.暗杠:杠子中的四張牌全部由自己摸到。杠牌時要先全部亮出,然后蓋上左右兩端的牌,中間的兩張牌仍然保持亮出狀態,而不是四張牌全部蓋?。ú糠钟螒蛑?,暗杠的中間兩張橫放)。暗杠只能在自己摸牌(包括摸嶺上牌)后進行,不能未摸牌就進行,也不能在自己吃牌、碰牌后進行,加杠也是如此。26.加杠:也叫“小明杠”,自己已經有過碰牌,然后從自己的手牌中拿出第四張相同的牌,把這枚碰牌湊成杠子。加杠時要將第四張相同的牌放于碰牌時橫放的牌的前方。(注:第四張相同的牌必須是自己摸到的,如果是先有碰牌,然后第四張由別人打出,則不能進行杠牌。另外,如果第四張相同的牌位于吃牌形成的順子中,則不能用它來進行加杠。)27.門前清:手牌沒有進行過吃牌、碰牌,而且沒有明杠(可以有暗杠,可以食和),簡稱“門前”。(注:在日本麻將,門前清的簡稱是“門前”而不是“門清”,“門清”是“門前清的清一色”的簡稱。)28.立直(リ-チ):手牌為門前清狀態,在聽牌時叫立直(但不強制執行),然后打出一張牌并將其橫放(這張牌叫做立直宣言牌),確定立直宣言牌沒有被人食和后,該立直便成立(如果立直宣言牌被別人吃、碰、大明杠,該立直同樣成立,下次打牌時要橫放,但這張橫放的牌只是標記了立直宣言牌的位置,不再是立直宣言牌本身)。在立直成立后,叫立直的人拿出一支千點點棒放于自己打出的牌的前方。立直成立后,自己不能吃、碰、明杠及換牌(也就是說立直后必須摸哪張打哪張),直至食和或自摸。立直后允許暗杠,但剛摸到的牌必須包含在暗杠中,而且另外三張牌必須且只能作為暗刻解釋,不能有任何其它的解釋方式。(注:如果自己的手牌不是門前清狀態則不能立直。另外,某些游戲中立直的過程是先拿出千點點棒再打出立直宣言牌,若被食和則點棒收回,這只是為了突出立直而已,正式打法不允許這樣。)29.流局:見“關于流局”部分。30.本場:一開始的本場為0,如果莊家和牌(連莊),則本場數增加1(可以重復累加,通常稱為一本場、二本場、三本場……)。如果莊家未和牌,則莊家下莊后,本場數回到0。(注:本場數不是連莊數,流局時本場數的處理將在后面說明。)4翻數計算
日本麻將的和牌方法為不允許直接推倒和(屁和),一般情況下是1翻起和(也有部分規則規定本場數達到或超過5的時候2翻起和,通常叫做“二翻縛”)。在電子游戲中玩日本麻將的人通常都碰到過這樣的情況:手牌完全構成和牌形式,但系統不允許玩家和牌。這往往是翻數不夠起和翻引起的。1翻起和時,只要手牌符合下列牌型之一即可和牌(當然越多越好),這些牌型在日本麻將稱之為“役”。在和牌前請檢查自己的手牌是否符合以下某一牌型的要求,如果每條均不符合(日本麻將稱之為“無役”),那就不能和牌了。2翻起和時要確保翻數之和至少有2翻。需要注意的是,寶牌不算在起和翻之內(即寶牌不是“役”),因此只有寶牌而沒有其它翻同樣屬于“無役”,不能和牌。2翻起和時,除寶牌以外其它翻只有1翻也不能和牌,需要在“役”的范圍內達到2翻才能和牌。先要提兩個概念:1.門前役:這種役只有在門前清狀態下才能成立。若不是門前清狀態,那么即使做出了相應的牌型也不予承認。2.食下役:這種役在不是門前清狀態時翻數減少一翻。例如清一色是6翻,但如果不是門前清狀態則減為5翻。普通役種
1翻役1.立直:門前役。宣告立直并成功和牌。






役滿役種
出現役滿役種時,所有普通役種和寶牌均不再計算。多個役滿役種可以同時計算(這種情況叫做復合役滿),役滿的倍數可以累加(役滿的倍數用來相加而不是相乘)。1.天和:門前役。莊家第一次摸牌立刻自摸(若莊家配牌張數為14張則需要配牌完成后立即和牌,按自摸計),但不能有暗杠。1倍役滿(少數規則計2倍役滿)。2.地和:門前役。閑家第一次摸牌立刻自摸,而且在此之前任何人(包括自己)都沒有吃、碰、杠。1倍役滿。3.國士無雙:門前役。特殊牌型,和牌時13種幺九牌(老頭牌和字牌)全部拿齊,其中一種做對子,剩下12種做單張。若聽牌時手牌為一對對子加11張單張,這樣聽的是剩下的一種幺九牌,計1倍役滿。若聽牌時手牌為13種幺九牌各一張,這樣可以聽所有的幺九牌(又稱“國士無雙十三面”),計2倍役滿。(注:莊家配牌直接拿齊14張時,如果剛好是天和與國士無雙,則國士無雙無法判斷是只聽一種還是聽13種,這時規定國士無雙按1倍役滿計算。后面的九蓮寶燈、四暗刻也存在著類似的問題,遇到相同情況時同樣按1倍役滿計算。但如果是莊家配牌13張,然后摸一張牌出現天和,那就不存在無法判斷聽牌種類的問題了,這時就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是算1倍役滿還是2倍役滿。)4.九蓮寶燈:門前役。和牌時手牌為清一色的“一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九九”再加任意一張同花色牌,1倍役滿。如果聽牌時手牌剛好是前面所說的13張,則同花色的一至九都能聽(又稱“純正九蓮寶燈”),計2倍役滿。(注:部分規則將九蓮寶燈限定為必須是萬子。)5.四暗刻:門前役。牌中有四組暗刻(自己摸到的刻子。暗杠也算暗刻)。雙碰聽牌計1倍役滿(必須自摸),單騎聽牌計2倍役滿(食和與自摸均可,又稱“四暗刻單騎”)。6.四杠子:手牌進行了四次杠牌(無論明暗,若均為暗杠則可加算四暗刻單騎)。1倍役滿(少數規則計2倍役滿)。7.清老頭:所有牌均為老頭牌(形式必為對對和)。1倍役滿。8.字一色:所有牌均為字牌(形式必為對對和或七對子)。1倍役滿。9.大四喜:湊齊東、南、西、北四種牌,且都是刻子(杠子也算刻子)。2倍役滿。10.小四喜:湊齊東、南、西、北四種牌,其中三種是刻子(杠子也算刻子),另一種是對子。1倍役滿。11.大三元:湊齊中、發、白三種牌,且都是刻子(杠子也算刻子)。1倍役滿。12.綠一色:所有牌均為純綠色的牌(包括二條、三條、四條、六條、八條、發,但不必6種牌全具備)。1倍役滿。(注:部分規則中,不帶“發”的綠一色稱為“純綠一色”,計2倍役滿。也有部分規則規定綠一色必須帶“發”。)特殊役
流局滿貫:特殊牌型,從牌局開始一直到荒牌流局,自己打出來的牌全是幺九牌,且沒有被別人吃、碰、杠。按滿貫自摸計。詳見“流局滿貫”部分。需要商定的役種
同中國一樣,在日本,不同地方的麻將也有不同的規則。前面所說的役種是普遍存在的,下面所說的役種(通常叫做“地方役”)雖然也是比較常見的,但是需要在制定規則時說明是否使用,也就是說下面的任何一個役種都有不被規則所承認的可能。此處僅列舉常見地方役。普通役種2翻役1.開立直:門前役。宣告立直時公開手牌,其它與立直相同。不可再算立直。但如果有未立直者點炮則計1倍役滿(這一點需規則支持)。2.三色通貫:食下役。也叫“三色一通”,牌中有花色互不相同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三個順子。另外部分規則將三色通貫定為1翻的門前役。3.一色三順:是否為食下役要看規則。牌中有三個同色同數的順子。門前清狀態時不可再算一杯口。(注:如果不承認一色三順,則在門前清狀態下做出此牌型時,可以算一杯口)。4.三連刻:牌中有同花色且數字相連的三組刻子(杠子也算刻子)。(注:三連刻與一色三順不能同時算,需要根據最高點數原則來決定算哪一種。)3翻役開雙立直:門前役。開立直與雙立直的復合,開立直的所有特性在這里仍然適用。不可再算立直、開立直、雙立直。(注:在算翻時要直接算“開雙立直3翻”,不能算成“開立直2翻、雙立直2翻,共4翻”。)役滿役種1.人和:門前役。閑家未摸牌就食和,而且在此之前所有人(包括自己)都沒有吃、碰、杠。1倍役滿(部分規則只算滿貫或倍滿)。(注:杠牌如果被搶,則該杠牌不成立,不會破壞人和,因此人和可以是國士無雙搶暗杠的形式。人和不可能搶加杠。)2.十三不搭:門前役。特殊牌型,手牌為一對對子加12張單張,單張之間必須互不相同,而且不能將三張相同的牌拆分成一對對子加一張單張。相同花色的數牌中,數字大小至少要相差3,而且手牌中至少要有一張中張牌(全為幺九牌則構成國士無雙,這種情況不算十三不搭)。日本麻將中不能直接做此牌,只有滿足天和、地和的條件才能和此牌,但一般不可再算天和、地和。1倍役滿(有的規則中只算滿貫)。3.大七星:門前役。7種字牌組成的七對子,一般不可再算字一色。2倍役滿。(注:若不承認大七星,則做出此牌型時算字一色)。4.大車輪:門前役(初學者注意),手牌為“二餅、三餅、四餅、五餅、六餅、七餅、八餅”各兩張。1倍役滿(部分規則計2倍役滿)。5.東北新干線:是否為門前役要看規則。一氣通貫加上“東”的對子和“北”的刻子或杠子,或者一氣通貫加上“北”的對子和“東”的刻子或杠子(有的規則中規定必須是條子一氣通貫)。1倍役滿。6.百萬石:萬子清一色,而且所有的牌的數字加起來等于或大于100萬。1倍役滿(部分規則中,牌的數字加起來剛好等于100萬的情況稱為“純正百萬石”,計2倍役滿。也有部分規則中,百萬石必須是牌的數字加起來大于100萬)。7.一色四順:牌中有四個同色同數的順子。1倍役滿。(注:如果不承認一色四順,則在門前清狀態下做出此牌型時,如果仍算作四組順子,那么可以算二杯口,除非二杯口被定義為“兩副不同的一杯口”)。8.四連刻:牌中有同花色且數字相連的四組刻子(杠子也算刻子)。1倍役滿。9.紅孔雀:與“綠一色”相反,由“一條、五條、七條、九條、中”5種牌構成的對對和形式。1倍役滿。10.八連莊:自己連續做莊至少8次(有的規則中是連續和牌至少8次)。1倍役滿。(注:使用八連莊的情況下,通常有5本場以上二翻縛。)5符數計算
有些情況下符數也會對點數造成影響。符數計算的方法:A.底符一般情況下只要和牌就有(像游戲時押的底注)。如果手牌為門前清狀態,并且以食和的方式和牌,這種情況下底符為30符。其它情況下,底符為20符。B.自摸和牌以自摸的方式和牌,計2符(部分規則中,嶺上開花不計自摸2符)。C.聽牌種類1.單騎(2符)聽牌時,手中有一張單獨的牌等著湊將牌(不必只聽一種,如五六七八萬,聽五萬、八萬,也可以算單騎)。2.嵌張(2符)聽牌時,手中有兩張同花色、點數相差為2的牌等著湊順子(舉例:手中已有三萬、五萬,聽四萬,或者手中已有七條、九條,聽八條)。3.邊張(2符)聽牌時,手中有兩張同花色、點數相差為1的牌等著湊順子,但這兩張牌中有一張是一或九(按此種方法,能湊出順子的牌只有一種。舉例:手中已有一萬、二萬,聽三萬,或者手中已有八餅、九餅,聽七餅)。4.兩面(0符)聽牌時,手中有兩張同花色、點數相差為1的牌等著湊順子,但這兩張牌中沒有一、九(按此種方法,能湊出順子的牌有兩種。舉例:手中已有四萬、五萬,聽三萬、六萬,或者手中已有七餅、八餅,聽六餅、九餅)。5.雙碰(0符)聽牌時,手中有兩對對子,等著把其中的一種湊成刻子(舉例:手中有一對九條、一對南風,聽九條、南風)。(注:可以記作“單騎、嵌張、邊張計2符,兩面、雙碰不計符”。)D.將牌種類1.數牌任何的萬子、餅子、條子作將牌均計0符。2.風牌自風牌作將牌,2符。場風牌作將牌,2符。連風牌作將牌(自風牌和場風牌相同。例如在東場,東家使用東風作將),4符(部分規則計2符)??惋L牌(既不是自風又不是場風的風牌)作將牌,0符。3.三元牌“中、發、白”之一作將牌,2符。(注:可以記作“役牌作將計2符,連風作將計4符,其它作將不計符”。)E.面子種類1.順子任何的順子均計0符。2.刻子(算符時,明杠不能算明刻,暗杠不能算暗刻)6點數計算
設符數為m,翻數為n,基本點為a,根據式子a=m×2^(n+2)計算出a的數值。如果a超過2000,就稱為“滿貫”,此時按a=2000算。但這種算法的前提是翻數為1至4。翻數如果達到5翻或以上,則點數與符數無關,只看翻數就夠了。5翻(滿貫)時,取a=2000。6至7翻(跳滿)時,取a=3000(滿貫的1.5倍)。8至10翻(倍滿)時,取a=4000(滿貫的2倍)。11至12翻(三倍滿)時,取a=6000(滿貫的3倍)。13翻及以上時,先計算翻數除以13,所得的結果取整數(直接取出整數部分即可,不要四舍五入),設取出的整數為N,稱為“N倍役滿”?!?倍役滿”簡稱“役滿”。取a=8000×N(滿貫的4倍,然后乘以役滿的倍數N)。算出a之后,開始計算點數:莊家食和時,點炮者支付的點數:a×6(只有點炮者一人支付點數)。莊家自摸時,閑家每人支付的點數:a×2。閑家食和時,點炮者支付的點數:a×4(無論點炮者是莊家還是閑家)。閑家自摸時,另兩個閑家每人支付的點數:a×1,莊家支付的點數:a×2。如果算出的結果不是100的整數倍,就進位到百位。舉例
例1:閑家自摸,70符2翻,a=70×2^(2+2)=1120,另兩個閑家每人支付的點數:a×1=1120,進位到百位則為1200,莊家支付的點數:a×2=1120×2=2240,進位到百位則為2300(閑家自摸時,點數常按“閑家·莊家”格式記,本例中記作“1200·2300”)。例2:莊家自摸,40符4翻,a=40×2^(4+2)=2560,超過2000,達到滿貫,取a=2000,閑家每人支付的點數:a×2=2000×2=4000(莊家自摸時,通常在點數之前加“每人”,本例中記作“每人4000”)。例3:閑家食和,9翻,a=4000,點炮者支付的點數:a×4=4000×4=16000。例4:莊家食和,15翻,15÷13取整數為1,a=8000×1=8000,點炮者支付的點數:a×6=8000×6=48000。按上述方法算出點數后,還要加上“本場”增加的點數(通常叫做“本場費”),才是最終結果。食和時,一本場加300,二本場加600,三本場加900,依此類推,增加的點數全部由點炮者支付。自摸時,一本場每人加100,二本場每人加200,三本場每人加300,依此類推。例如,11600在一本場就是11900,每人3900在三本場就是每人4200,2000·4000在二本場就是2200·4200。另外還要提兩個概念:切上滿貫
60符3翻、30符4翻的點數很接近滿貫(根據計算可以得出a=1920,很接近2000),因此部分規則引入了“切上滿貫”,這種情況下,60符3翻、30符4翻均取a=2000,按滿貫計算點數。累計役滿
普通役種的翻數累加至13翻或以上,由此形成的役滿稱為“累計役滿”(數え役滿)。注意:不要把復合役滿與累計役滿混為一談。多數規則中,累計役滿不允許多倍役滿,這樣從13翻起全算1倍役滿,即使翻數達到26翻也不能算2倍役滿(也有允許累計役滿達到多倍役滿的)。也有部分規則不承認累計役滿,這樣從11翻起全算三倍滿。上面所說的都是針對累計役滿的。做出役滿役種或復合役滿時,不受以上限制。莊家和牌點數速查表(括號內是自摸時每一個閑家支付的點數量):7關于流局
一般情況下,流局指的是只剩下14張王牌(不能繼續摸牌),且摸最后一張牌的人打牌后仍然無人和牌的情況,這種情況叫做荒牌流局。也有中途流局的情況,后面會敘述。流局也視為一局游戲結束。如果這一局有人立直,則籌碼棒仍然留在桌上,直到由和牌者收取?;呐屏骶謺r,一般是莊家聽牌則連莊,莊家未聽牌則下莊。也有部分規則直接定為莊家連莊或下莊,不再根據莊家是否聽牌來決定。無論莊家是連莊還是下莊,本場數均增加1。不聽罰符結算
荒牌流局時,查看每個人的聽牌狀況,根據聽牌人數計算點數。不聽罰符總點數,四人麻將為3000,三人麻將為3000或2000,二人麻將為1500或1000,由所有的未聽牌者支付(多人未聽牌時各家共同分擔),然后所有的聽牌者收?。ǘ嗳寺犈茣r各家平分)。最終的情況如下:1.四人麻將:所有人均聽牌或均未聽牌:點數不變一人聽牌:聽牌者+3000,未聽牌者每人-1000二人聽牌:聽牌者每人+1500,未聽牌者每人-1500三人聽牌:聽牌者每人+1000,未聽牌者-30002.三人麻將:所有人均聽牌或均未聽牌:點數不變一人聽牌:聽牌者+3000(或+2000),未聽牌者每人-1500(或每人-1000)二人聽牌:聽牌者每人+1500(或每人+1000),未聽牌者-3000(或-2000)3.二人麻將:所有人均聽牌或均未聽牌:點數不變一人聽牌:聽牌者+1500(或+1000),未聽牌者-1500(或-1000)中途流局
中途流局有以下幾種情況,需要在制定規則時說明使用哪些,而且出現時莊家是連莊還是下莊(中途流局時,不會采用“莊家聽牌則連莊,莊家未聽牌則下莊”的方案。另外,不必所有的情況都采用同樣的設置,比如“四風連打”設為連莊,而“四杠散了”設為下莊是允許的)。1.四風連打:配牌結束后,四家在各自打出第一張牌時,所打出的牌是同一種風牌,且四家都沒有進行過吃、碰、杠,本局立刻流局(無論是否有人雙立直。若最后一人雙立直,依然成立)。2.四杠散了:臺面上的杠子達到四個,但這四個杠子并不是同一人開出,且開第四杠者摸嶺上牌后,打出的牌沒有被人食和(若為立直宣言牌則立直依然成立),本局立刻流局(也有的規則是第四次杠牌未被搶杠時立刻流局,開第四杠者不再摸嶺上牌)。(注:同一人開出四杠不作流局,本局繼續,同時其他人禁止杠牌。但也有部分規則中,一人四杠后其他人仍可杠牌,第五次杠牌未被搶杠時立刻流局。)3.四家立直:四家全部宣告立直,且最后一個叫立直者的立直宣言牌沒有被食和(仍要拿出千點點棒),本局立刻流局。(注:“四家立直”流局后,所有人都要公開手牌,證明沒有作假。)4.三家和了:一家打出一張牌,這張牌剛好被其他三家同時食和(需要滿足起和翻,不能振聽),本局立刻流局,不再對三家的食和進行點數計算。(注:如果這張被食和的牌是立直宣言牌,該立直不成立。另外由于搶杠算食和,因此三家國士無雙搶暗杠也可以算“三家和了”流局。由于振聽規則的存在,三家同時搶加杠不會出現。)5.九種九牌:也叫做“九幺九和”,摸進第一張牌時,若手牌所含幺九牌的種類不低于9種,與此同時任何人(包括自己)均沒有進行過吃、碰、杠(無論是否有人雙立直),此人可以立刻宣告本局流局(此人需公開手牌)。(注:并不是說這種情況下此人非要宣告本局流局不可。如果想做國士無雙,可以不宣告流局。但是如果此時不宣告流局,則在本局結束前就不會再有宣告九種九牌流局的機會。因此,當自己有機會宣告九種九牌流局時要認真考慮。另外如果莊家配牌時直接拿齊14張,那么莊家宣告九種九牌流局的時間則是配牌結束時。)到荒牌流局為止(不能有人和牌,不能是中途流局),自己打出去的牌全部為幺九牌,且沒有一張被別人吃、碰、杠,則流局時可以直接叫和牌(與手牌無關),稱為“流局滿貫”(又叫“幺九振切”),不再計算其它翻數,按滿貫自摸計算點數,和牌者收取本場費及立直留下的千點點棒,莊家和牌則連莊,否則下莊。也有的規則中,流局滿貫按流局算,同樣按滿貫自摸計算點數,但不再進行不聽罰符結算,不收本場費及立直留下的千點點棒,根據流局時莊家連莊的條件判斷莊家是連莊還是下莊,下一局本場數增加1。還有的規則不承認流局滿貫。部分規則要求流局滿貫需要自己手牌為門前清狀態,否則不承認。但是即使不要求門前清,如果想要達成流局滿貫,也要盡量使自己的手牌保持門前清狀態,因為吃、碰、明杠容易導致自己需要打出的牌的數量增加,這就增加了達成流局滿貫的難度。對于多人同時達成流局滿貫的情況,有的規則中是都算,分別按滿貫自摸結算點數。還有的規則是只取離摸最后一張牌者最近的一家。8最終計分
分數計算方法:(當前點數-返點)÷1000+順位馬+頭名賞返點也叫做基準點。順位馬也叫做順位調整分,通常以X-Y代表。例如8-4,即第一名+8,第二名+4,第三名-4,第四名-8。如果沒有順位馬,則順位馬全部為0。頭名賞計算方法:(返點-原點)÷1000×人數。只有第一名可以獲得頭名賞,其他人的頭名賞均為0(即其他人沒有頭名賞)。算出分數后,小數部分的處理方式因規則而異,方式有:保留,四舍五入,五舍六入,進位,去尾。計算完成后,如果各家分數相加之和不為0,則調整第一名的分數,使各家分數相加之和等于0。注:牌局全部結束后,如果場上還有剩余的立直棒,由第一名收取。點數相同時,排名從前到后編排為:東一局的東家(頭莊)→南家→西家→北家(尾莊)。舉例:四人麻將,原點25000,返點30000,順位馬8-4,小數部分保留。點數:第一名54300,第二名29000,第三名19700,第四名-3000。計算過程如下:頭名賞:(30000-25000)÷1000×4=20第一名:(54300-30000)÷1000+8+20= +52.3第二名:(29000-30000)÷1000+4+0= +3.0第三名:(19700-30000)÷1000-4+0= -14.3第四名:(-3000-30000)÷1000-8+0= -41.09其它規則
這些規則也是日本麻將中比較重要的規則,尤其是“振聽”(フリテン),它是日本麻將中另一個阻礙和牌的規則。振聽
基本概念振聽有以下三種情況:1.舍牌振聽:進入聽牌狀態(立直與否均可)時,自己打出的牌(包括自己打出被別人吃、碰、杠的牌)中含有自己所聽之牌的一種或幾種。(注:與具體打出所聽之牌的時間無關。無論是剛聽牌時發現此前打出的牌中含有所聽之牌,還是聽牌后將自摸牌打出,都算在這種情況之內。)2.立直振聽:宣告立直后,放過了別家打出的放炮牌,或打出了自摸牌。3.同巡振聽:也叫“臨時振聽”,進入聽牌狀態但未立直,此時別人點炮,自己卻沒有食和。處在振聽狀態者不能食和,只能自摸。只有解除振聽后才能恢復食和權利。補充說明1.自己的“所聽之牌”只要能湊成“一對將牌”加“四組面子”即可(當然也包括特殊牌型),不需要滿足起和翻數。2.如果是聽多種牌,而自己打出的牌中含有其中一種,會連累到其它。例如,自己聽六餅、七餅、九餅(注意:不需要滿足起和翻數),此前曾經打出過九餅,造成振聽,這樣無論別人打九餅還是打六餅、七餅,自己均不能食和(但滿足起和翻數時,自己自摸六餅、七餅、九餅均可和牌)。同理別人打九餅,自己沒有食和(包括因翻數達不到起和翻而不能食和的情況),則六餅、七餅、九餅均不能食和。無論聽多少種牌,只要自己打出或沒有食和其中的一種,振聽后就會“牽一發而動全身”,所有的所聽之牌均不能食和。3.由于日本麻將搶杠算食和,因此振聽者不能搶杠。如果別人的加杠正好是自己所聽之牌,自己卻沒有搶杠,同樣會造成振聽(根據是否立直來判斷是立直振聽還是同巡振聽)。解除振聽對于同巡振聽,只要自己有摸牌、吃牌、碰牌、杠牌這幾種動作之一,振聽立刻解除。(注:必須是自己有上述動作才能解除同巡振聽,無論別人的動作是否對自己造成影響。例如:自己進入同巡振聽后,上家打出的牌被下家碰牌,使得自己的摸牌被跳過,這種情況下自己仍然處在同巡振聽狀態,直到自己摸牌或吃、碰、杠,才能解除同巡振聽。)對于未立直的舍牌振聽,可以考慮改聽其它牌(通常叫做“換聽”),使自己聽的牌不再含有打過的牌。舉上面“補充說明”中第2條所說的情況為例,換到不聽九餅的狀態就可以解除振聽了。單騎聽牌容易換聽(摸一張牌然后打出原來的那一張),但其它情況的換聽取決于摸到的牌,需要運氣。而對于立直振聽,以及已立直的舍牌振聽,這兩種情況是無法解除振聽的,只有等自摸。因此這兩種情況要盡量避免。包牌
假設A、B、C、D是同一麻將桌上的四人。役滿包牌(需商定是否使用,但多數情況下都是使用此規則的)A亮出的明牌即將滿足某種役滿役種,這時另一人B打出的牌使得A完成役滿役種的要求(這時A并沒有和牌),此時B成為役滿包牌者(無論B是否立直)。下面舉例說明:例1:A已經亮出“白”與“中”(無論碰牌與杠牌),此時B打出的“發”被A碰牌或大明杠,則大三元確定;例2:A已經亮出“東”、“南”、“西”(無論碰牌與杠牌),此時B打出的“北”被A碰牌或大明杠,則大四喜確定;例3:A已經三次杠牌,此時B打出的牌讓A完成第四杠(大明杠),則四杠子確定。B成為役滿包牌者之后,如果A和牌,則B應該“承擔幫助A和牌的責任”,當A自摸和牌或B點炮時,均按B點炮來計算點數;C或D點炮時,B與點炮者各支付一半的點數。如果不使用“役滿包牌”,則仍按一般方法計算點數。大明杠嶺上開花包牌(只有部分規則中使用)也就是中國麻將中的“杠上開花包杠”。A打出一張牌,此牌被B開了大明杠,然后B摸嶺上牌自摸(嶺上開花),則按A點炮來計算點數。另外,日本麻將中,“大明杠嶺上開花包牌”不要求大明杠后立刻嶺上開花。只要B大明杠后沒有向外打牌,A的包牌就不會解除。也就是說,如果B開大明杠后緊接著進行暗杠或加杠(可以是多次),然后嶺上開花,同樣按A點炮計算點數。如果不使用“大明杠嶺上開花包牌”,則仍按B自摸來計算點數。(注:對于立直宣言牌被人開了大明杠的情況,由于并不是立直宣言牌直接被食和,因此立直依然成立,無論開大明杠者是否嶺上開花。)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上一篇:麻將棋牌千術揭秘
下一篇:波克棋牌
相關推薦